高企申报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快来临,重视五大要点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即将开始,相信很多企业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为大家梳理了高企申报的必备条件及准备要点,帮助企业提高申报通过率,来回顾高企申报的八大条件。
序号 |
|
认定要求 |
1 |
企业申请认定时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
√ |
2 |
企业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 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
√ |
3 |
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 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
√ |
4 |
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 |
>10% |
5 |
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 (%)其中:境内研发费占比不低于 60% |
>5%(近一年销售 5000 万以下)>4%(近一年销售 5000 万-2亿)
>3%(近一年销售2亿以上)
|
6 |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同期总收入比例 (%) |
>60% |
7 |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得分(详见文末附表) |
>70 分 |
8 |
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
√ |
以上硬性条件都符合的话,我们再来看看如何优化申报中的重点内容。
知识产权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明确指出:不具备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由此可见,知识产权是高企认定的重要指标!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中,知识产权占比30分。
知识产权可以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受让、受赠或并购等方式获得,无论以什么方式取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同类别知识产权申报下证时间有所不同,因此准备必须提早!提早!再提早!
知识产权类别 |
预估下证时间 |
I类知识产权 |
2-3 年(通过发明优先审查或快速预审通道,可缩短至6个月) |
I类知识产权 |
6-12个月 |
其中,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按Ⅰ类评价,在高企认定中会给申报单位带来较高的分数。
建议
1.在前期设立研发立项,就应当将知识产权提前布局和规划,避免存在申报当年或上年度集中授权情况。且建议企业每年申请知识产权5项以上,保证企业自身每年均有5件以上科技成果,从而体现出企业持续研发、持续创新能力。
2.企业在申请软件著作权时,要注意软件开发完成时间应在研发立项实施阶段。建议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时,开发完成时间与研发立项周期密切贴合。
3.企业申请的知识产权名称和研发立项名称关联度不高时,建议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时体现出其核心技术点,以便评审专家一眼就可分辨。
研发费用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要求:企业应正确归集研发费用,由具有资质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关条件的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或鉴证。并明确了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其他费用。
如果没有进行提前规划,在高企认定之前才临时按项目对研发费用逐项整理,不但工作量非常大,还经常会出现纰漏,导致高企认定失败。
建议
企业应提前拟定研发项目及周期,按照工作指引要求,对研发费用逐项进行归集和核算,并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且在每年汇算清缴时申报加计扣除。
人力资源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中明确规定科技人员要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10%,这就要求企业提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
企业应当对人力资源进行专业系统的规划,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体系,以此满足公司和员工发展的需求。
建议
申报材料内的职工总数与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中(104从业人数)差异不超过10人。如低于10人建议出具相关的差异说明并附在人力资源情况表处,超过10人,建议更正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104从业人数)。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专利、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认定条件中另一项高分项,分值高达30分,对高企认定的成功率影响很大。
建议
1.科技成果转化逐项说明中应贴合产品进行具体描述,具体描述但不限于:该成果对产品产生了具体的作用或工艺手法、利用该成果实现了某些具体的指标和经济效应等。
2.每个主要产品建议补充专利摘要、检测报告、查新报告、产品照片、销售合同及发票等证明材料。加以佐证企业自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能力和企业产品技术的先进性。
研发机构、组织管理
高企认定工作指引指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评分占20分,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研发过程中对研发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执行、奖励政策的体现都要明确规范。
因此,但凡能证明企业实际进行了研发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材料都应要注意日常收集与整理,才不至于临时抱佛脚,资料准备不充分。
建议
1.申报企业建立管理制度体系时,根据企业现行的组织架构流程,制定符合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研发组织管理体系,发布并实施相关制度流程。
2.《研发投入核算制度》、《研发费用辅助帐核算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中规定的会计准则需规范到企业具体的财务归集和研发费用核算的日常工作中,并严格遵守。
3.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变化及经营管理需求,制定并更新迭代相关的组织管理制度并实施发布修订版。
4.建立健全研究开发机构,与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有条件的可申请认定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审阅要求及内容江苏ISO9001认证初次审核企业通常需要准备哪些资料?OHSMS审核中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HACCP认证中食品的危害识别、评估校园自助洗衣服务认证证书五星级办理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都有哪些内容?有了营业执照为什么还要注册商标?第三方检验检测知识以及详细计算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