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的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ISO质量认证体系
ISO质量体系认证也就是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然后升级到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是每个企业所必备的体系认证基础,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基本每个企业都会做iso质量体系认证,有客户要求,有企业自己要求去做。
简介
iso质量体系认证也就是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然后升级到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是每个企业所必备的体系认证基础,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基本每个企业都会做iso质量体系认证,有客户要求,有企业自己要求去做。
方式方法
iso质量体系认证,会有信能认证咨询公司协助,公司会组织顾问师人条文培训(包括与2008版的差异说明)、文件编写、落实执行手册及程序文件的修改、内审员培训、模拟审核等多方面来协助贵公司建立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取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
辅导目的
透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的建立、推动和贯彻,使公司中、高层及全体员工全面了解掌握ISO9001:2008的内容及要求,改善企业运作中的不足,持续现代管理制度即P(计划)D(实施)C(检讨)A(查核)的运转循环。
全面整合资源,建立合理化,具可操作性及持续改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导入ISO9001:2008的机会,全面审查现有的管理系统,发现和改善现有管理中的问题。
成功要素
1、企业高阶主管全力支持及配合
2、各部门主管全心投入及跨功能配合支持
3、全员教育观念持续宣传、养成全员积极参与的荣誉感
4、管理者代表充分授权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5、持续性内部审核、持续性不断改善
6、写出企业所做的,做到文件所写的、并留下可查核的记录
iso9001质量认证申请条件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这应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
8.2监视和测量
8.2.1顾客满意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表现,组织应监视顾客有关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有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
8.2.2内部审核
组织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a)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组织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应建立文化化程序以规定策划和实施审核、建立记录(见4.2.4)以及报告结果的职责和要求。
负责受审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
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见8.5.2)。
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
注:作为指南,参见ISO19011.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采取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宜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注:在确定适当方法时,组织应根据其过程对产品要求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考虑对其每一个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适当类型和程度,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当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注: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可以是一份记录,或其它在策划安排中规定的方式(如样品)。
8.3不合格品的控制
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
组织应采取下列一种或几种方法,处置不合格品:
a)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
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当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c)采取措施,防止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应保持不合格品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见4.2.4)。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当在交付或开始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8.4数据分析
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方面的有关信息:
a)顾客满意(见8.2.1);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8.2.4);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
8.5改进
8.5.1持续改进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esd认证等级划分对照表,如何选择ESD认证机构哪些商品的商标必须强制注册?ce认证流程和资料物业服务认证证书查询官网企业信用等级证书AAA 信用报告办理流程人民银行备案IECEE认证是什么?GJB9001B-2009的简介gs认证和ce认证的区别,GS认证流程详解